挠扰滑乱钳钳制人口庄子曾讥议惠施说其能服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此
挠:扰。滑:乱。
钳:钳制人口。庄子曾讥议惠施,说其能服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此即“钳”字之义。利口:口才便捷。
妄辨:无理而辨。几:近。
能够认识事物,是人的本性;可以被认识,是事物的自然之理。以人的认识的本性,去探求可知的事物的道理,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所止,那就会终身辛苦,甚至到死也不能穷尽事物的道理。这样的人所学习、所领会的事理即使很多,但对于变化无穷的万事万物,最终都不足以全部了解,这与一般的愚人没有什么两样。学习,一直到老了,儿女都长大了,仍然和愚人一般,并且还不懂得放弃这种做法,这种人就是妄人。所以学习,根本目的就在于学习“所定止”的东西。定止在哪里呢?答:在至足之境。什么是至足之境?答:就是圣、王之境。所谓圣,就是完全精通事物之理的人;所谓王,就是完全精通治国制度的人。精通这两个方面的人,就是天下人的最高标准。所以学者以圣王为师,而以圣王的制度为法,效法圣王的礼法,以求知它的纲要,并努力仿效他的为人。向着这个标准努力的,就是士;与这个标准近似而差不多要达到的,就是君子;完全通晓这个标准的,就是圣人。所以有智慧而不用来考虑圣王之法,就是瞎抓;有勇气而不用来持守圣王之法,就是残贼;察析精熟而不用来分辨圣王之法,这就叫做混淆视听;有很多能力,但不用来发扬光大圣王之法,这就叫做巧诈;能说会道,但不用来宣说圣王之法,这就叫做废话。古书上说:“天下的事有两种:用不对的分辨出正确的,用正确的分辨出不对的。”这就是要分辨出合于王制的与不合于王制的。天下人如果不以王制作为标准,如此还能有评定是非曲直的标准吗?如果一种学说不分是非,不理曲直,不辨治乱,不研究做人的道理,那么即使掌握了它,对人类也没有什么好处,不懂得它,对人类也没有什么坏处。这些不过是研究怪说,玩弄奇辞,用来互相干扰罢了;强迫别人而巧言为自己辩护,厚着脸皮忍受着辱骂,不走正道而任意胡行,无理巧辩而唯利是图;不喜欢谦让,不尊重礼节,而喜欢互相排挤,这是乱世奸人的学说,而今天天下治学说的,大多却是如此。古书上说:“玩弄文字,而自以为是明察,谈论各种事物,而自以为能辨别,君子瞧不起这种人;博闻强志,却不合于王制,君子瞧不起这种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之无益于成也,求之无益于得也,忧戚之无益于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
几:危机。
广:读为“旷”,远。能:相当于“而”。
少顷:片刻。干:扰。
闵:忧悯,悯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