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储位之争中,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参加并不算早,
在储位之争中,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参加并不算早,那是在胤礽第二次被废之后。但是,胤禛后来居上。不露声色,则是他结党谋位活动的特点。
最初,胤礽被废的时候,胤禔非常得意,接着是胤禩的被重用和受权贵的保举,胤禛看得清楚:他自己与储位无关,不妨表现得超脱一点,维持既得利益,争取未来处境好一些,为此采取四方讨好的策略,周旋于这场严重的政治斗争中。
他的心腹戴铎,为他提出了一整套策略——其一,对皇父要诚孝:适当展露才华,若不露才华,英明的父皇瞧不上;若过分展露,便会引起父皇的疑问和猜忌。其二,对兄弟要友爱:大度包容,对事对人要平和忍让;能和则和,能结则结,能容则容;使有才能的人不嫉恨你,让没有才能的人把你当作依附。
胤禛按照这套策略,一步步绕过皇位争夺中的险滩暗礁,向着皇帝的宝座曲折前行。
胤禛与胤礽关系平常,既不像胤祉、胤祥与之密切,又不像胤禔、胤禩与之对立,胤礽被囚禁后,胤禛作为看管人之一,他揣摩康熙对胤礽的态度是恨铁不成钢,并不是要把胤礽置于死地,所以决定不对胤礽落井下石,而要保护胤礽的正当利益。
康熙皇帝一度不让看守人代转胤礽奏言。胤礽曾说父皇批评我的话都接受,只是说我弑逆实在冤枉。这话关系重大,胤禛甘冒风险为其转奏,康熙听后取消了胤礽项上的锁链。这件事胤礽直接受益,对康熙正确理解废太子也有好处,胤禛这一手两面讨好,还令众人感到他讲义气,获得好评。
胤禛与胤禩关系一般,又不是胤禩集团的成员,所以不希望胤禩成为太子,但也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以免将来遭到打击,所以对胤禩集团持若即若离态度。胤禩党羽马尔齐哈与胤禛关系不错,他成为双方的联系人。
胤禛对父皇康熙关心备至,与胤祉一道冒死劝康熙治病是最显著的事例。他在康熙面前给包括胤礽在内的诸兄弟说好话,打圆场,企图获得康熙的好感和信任。康熙曾说他度量过人,深明大义。
胤禛这样周旋于父子、兄弟之间,收到了联络各方面感情的实效,并被晋封亲王。但当康熙说胤禛为胤礽保奏是伟人行为时,胤禛却否认此事。因为胤礽的命运尚难预料,如承认此事,可能被认为是太子党人,那就得不偿失了。可见胤禛工于心计。“废太子事件”锻炼了胤禛,为其日后争夺储位积累了斗争经验。
胤礽再次被废之后,更多的皇子参加到谋求储位的斗争中,胤禛便是其中的一个。他认识到这时是“利害攸关,终身荣辱”之际,决心参加储位的角逐。
胤禛制定了处理父子、兄弟、朝臣、藩属诸种关系的策略,以争取各方面的好感和支持,建立与扩大自己的力量。
康熙皇帝英明果断,胤禛因而认为,自己若表现得愚蠢,必然被轻视,弃置一旁;但锋芒毕露,又会被认为有野心,可能遭到打击,这两种表现都会使自己与储位无缘。为此,既要表现出有能耐,又不要重蹈胤禩的覆辙。对待诸兄弟,要以胤礽暴虐为鉴戒,多团结人,使有才能的不嫉妒,无才能的人来依靠;对百官,加意笼络,无论是亲贵、朝官、侍卫、汉人,都要和好相待,以便制造舆论,影响皇帝;对藩邸人员加以培植,造成自己的嫡系势力,作为斗争的核心。
胤禛的活动手段是力图隐蔽,他三番五次说他对皇位不感兴趣,故而不收党羽,不树私恩小惠,与舅氏家族、与妻族和姻亲关系都很平常,与满汉大臣、内廷执事人员没有一个亲密往来的,同兄弟也不私相结交,有的人要投靠门下,还严加拒绝。其实这都是做给人看的假象,在结党纳派方面,胤禛较其兄弟有过之而无不及。
胤禛分封在镶白旗,按照清朝制度,他得有属下人,他们之间在名分上是主奴关系,即使其人出任高官,对本门主人讲也是附属。胤禛自决定争取储位,就鼓励、帮助属人谋求官职。
戴铎的哥哥戴锦,经胤禛派人到吏部活动,出任河南开归道,戴铎在康熙六十一年由广西按察使升任四川布政使,沈廷正由笔贴式任兰州府同知;魏经国为湖广总督。年遐龄曾任湖广巡抚,又一子年羹尧为川陕总督。胤禛为扩充财力,与他的兄弟一样做买卖,如同傅鼐到苏州贸易,还派人到浙江与英国人进行交易。
- 侨联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是什么[图]
- 为什么月薪过万的骑手慢慢离职了[图]
- 如何克服在群面中不敢说话的恐惧?[图]
- 市场专员岗位职责是什么?[图]
- 贸易报关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图]
- 海兔的营养价值[图]
- 黑茶的功效和作用黑茶的饮用方法[图]
- 准妈妈坐好月子七大注意[图]
- 怎样保证优生[图]
- 过分痴情也是一种心理问题[图]